建站频道
    当前位置: 中国美术家网 >> 艺术评论 >> 会员评论 >> 综合评论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杨晓阳 我说王卫民

        作者:杨晓阳 2011-06-12 13:46:33 来源:网络
        杨晓阳 我说王卫民

        卫民跟我已六年有余。六年前,他把他的应聘材料直接寄给了我,这以前我并不认识他。应聘材料是一本正规出版的作品集,作品以狂草为主——洒脱无羁,情性恣肆,却又古意浓浓。在他这个年龄段上狂草写到如此地步实不多见。作品集中亦有不少杂稿短文——趣味横生,文辞溢美,颇有老庄思想的意味。于是,经过单位一系列的应聘程序后,卫民成为了西安美院的一员。
        卫民的硕士攻读方向为书法,但后来知道他的基础不仅于此。他曾在初中课本背面写过“向往苏东坡,崇拜郑板桥”;又在大学课本背面写过“不求少年得志,但愿大器晚成”。其目标由此可见一斑。
          卫民勤奋学习,坚持不懈,始终如一,从无倦怠。至今,在诗、书、画、印方面均有成绩。其艺术整体风格可用消散闲逸、古意浓厚来概括。卫民酷爱读书。唐诗及诸子文章多是在中学、大学自修的。 当时是三天一长诗,一天一短诗,背诵的唐诗岂止三百首。唐诗中卫民尤喜李白、王维,故其字取“维白” ,斋号取“游清园” 。所作诗文亦溢其趣。“挥毫情有苏东坡,落笔神追黄庭坚。梦中见旭素,枕上来羲献。疯狂学颜柳,高亢论张迁。感怀徐青藤,犹效禇河南。”(《戊子偶遇大学同窗》)  “我与诗仙携手行,我与诗仙秋共眠。太白沉醉望明月,维白酒酣倚阑干。青莲居士对酒舞,游清道人握杯眠”。(《梦中遇李白》)由此可略见一斑。
          卫民诸子文章中尤喜“老庄”,对其“三生万物” “负阴抱阳” “冲气为和” “天人合一”有着独到的理解,再结合《周易》之“太极” 、儒家之“中庸” ,逐渐形成个人对世界的认识理念,并自觉地把其运用到处世态度、处世方式,更多的运用到艺术实践中。
        卫民书法创作中主攻狂草。狂草可谓书法中的大写意。我曾多次说过,“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传承,书法是中国艺术的传承。”并在艺术创作中强调“大写意”。中国艺术是写意艺术,即“写意精神”。卫民善写狂草,对“写意精神”自然理解深刻。
          对于狂草的学习不能直接入手,不然即是“假、大、空”。卫民深知这点,其草书初以小草孙过庭《书谱》入,继而习章草,最后入手大草。故卫民现在的狂草风貌似有《书谱》遗风,章草气象,大草风神。卫民钟情于中国古典狂草四大家,并总结其特点:张旭——飘逸豪迈,虬龙盘空;怀素——劲键飞动,铁线奇绝;黄庭坚——长枪大戟,字中有笔;祝允明——狂胜前贤,“点”耀千古。对四家用笔中单点数量的递增很是关注,尤其对祝允明狂草中单点之“星汉满天”状兴奋不已,常常拍案叫绝。
          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,隐居山林,出世逍遥。中国历代文人多心向山水,亦可称为“山水精神”。山水画之“山” “水”本身赋予了特有的中国文化内涵,而不像西方的“风景画”名字略显直白。卫民喜老庄、尚魏晋,心系山林,其山水画创作可谓是在我游山水、心游山水、神游山水。在师古方面,卫民主要师法“三石”(石溪、石涛、石田),尤喜石溪。对石道人之苍茫古奥、奇僻深幽而又处处机锋之神貌心驰神往,深化于心。
          石溪画多以南京栖霞山、牛首山为蓝本,多水面,并时有舟船点景。卫民虽师石溪,但画中并无大水面,更无舟船,只有瀑布溪流贯穿全景。此因卫民画以中原伏牛山为蓝本之故也。 中原伏牛山,山势雄伟,谷深壁陡,幽远神秘。卫民出生在伏牛山附近,又多次入伏牛山写生,深得其气息之滋养。
          “万象生笔端,一画立太极”。“太极” “阴阳”为中国哲学之宗。“太极” “阴阳”实际上就是事物两方面的回环转换,其动力就是哲学中所说之“气” ,正所谓“冲气以为和” “气韵生动”。黄宾虹山水画中有太极笔法,即两笔为一组,上笔下弧,下笔上弧;左笔右弧,右笔左弧,这样的用笔组合整体化一,天地浑然。在书法中,两个结构的字必须要左顾右盼,上呼下应,此可谓太极结体,书写者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。卫民在山水画创作中多用太极构图,处处是回环呼应,实质上他是把画之构图看作字之结构来处理。在此,书画已无界限。
          卫民篆刻取法秦封泥、汉急就章意。所刻印章多不起稿,直接就刀上石,天趣自得。
          “山积而高,泽积而长” 。随着综合素养的提高,凭着卫民对艺术的真诚与执着,相信他会终成大器。

      More.. 名人堂
        More.. 艺术展览
        •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meishujia.cn,All right
        • 服务QQ:529512899电子邮箱:fuwu@meishujia.cnbeijing@meishujia.cn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69(s)   11 queries by cache
        update: